2020-09-24 09:37:03
來源:華爾街見聞
9月23日周三,美國司法部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項議案,尋求限制Facebook、谷歌和推特等互聯網公司在過去二十多年來享受的豁免權保護,迫使它們承擔更多管理在線平臺上內容的責任。
這項提案針對的是1996年發布的美國《通信規范法》第230條,后者為互聯網公司提供了十分關鍵的法律保護。
該條款規定:“任何交互式計算機服務的提供者或用戶不得被視為由另一信息內容提供者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發布者或發言人”,這既給予互聯網巨頭對平臺上第三方內容的免責權,也給了平臺廣泛的自由權來清理不當內容。
今日的提案概述了特朗普政府在6月提出的兩個主要目標:鼓勵在線平臺積極解決用戶的非法和有害行為,并以公平和有連貫一致性的方式管理其網站上的內容。當時有分析稱,這將廣泛限制互聯網平臺的“內容調控行為”,例如在線平臺不能僅以“令人反感”等主觀標準移除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司法部在6月提出修改《通信規范法》第230條的背景,恰逢美國總統特朗普在5月簽署行政令,推動聯邦機構在監管互聯網平臺如何管理內容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在此之前,推特將特朗普的一些推文貼上了“事實核查”標簽,隨后Facebook也刪除了一些特朗普的競選廣告和他對于新冠病毒的聲明。
分析稱,一直以來,Facebook和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一再被指控帶有政治偏見,在社交網絡或搜索結果中故意壓制保守派言論,限制相關人士的賬戶使用。而互聯網巨頭紛紛否認類似指控,并一直反對改變或廢除《通信規范法》第230條,理由是擔心遭遇過度訴訟從而制約平臺發展。
代表Facebook、推特和其他公司的組織“互聯網協會”曾在6月稱,在第230條頒布之前,互聯網平臺可能因刪除垃圾郵件或褻瀆內容等而面臨法律追責,第230條若修改或廢除,將令平臺的每一個內容調控決定都面臨訴訟威脅,妨礙平臺制定和執行社區準則并快速應對挑戰的能力。
今日美國司法部的提案指出,互聯網公司在刪除煽動暴力極端主義或自我傷害的內容時仍享有豁免權保護,但若在線平臺促進犯罪活動、或明知第三方存在違法行為但不加以限制和舉報,則可能失去法律保護。同時,如果平臺不能闡明內容審核慣例并且始終如一地遵循這些慣例,包括解釋限制用戶訪問的決策依據時,也可能會承擔法律責任。
分析指出,這一立法草案仍需被美國國會批準才能生效,短期內不會對美國社交媒體公司帶來直接后果,但為明年起的相關限制行動敞開了大門。目前國會兩黨都想重新審查互聯網公司享有的法律保護,認為在線平臺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遏制虛假信息傳播。
除了對《通信規范法》第230條的爭論之外,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也面臨著監管機構對其市場操控力量的審查。特朗普政府正對谷歌和Facebook進行反壟斷調查,甚至不排除今年便有相應的訴訟行動。
另據白宮發言人Judd Deere透露,特朗普計劃在周三與共和黨州檢察長們會面,討論“保護消費者免受社交媒體濫用的侵害”等事宜。這代表特朗普政府與硅谷科技巨頭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