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 16:13:38
來源:網易財經
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之后走勢沖高,創業板指數一度漲1.5%,隨后再回落,創指升幅收窄,滬指翻綠。
截止午間收盤,滬指跌0.21%,深成指漲0.09%,創業板指漲0.56%,盤中曾上2500點關口。資金面上,兩市成交額回落至3944億元,較昨日同期下降逾1200億元。
板塊方面:注冊制次新股、NMN概念、華為海思、可燃冰等板塊走高,人造肉、煤炭、航運、軍工、物流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止11:30,北向資金凈流入21.23億元,滬股通凈流出5495.03萬元,深股通凈流入21.78億元。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納指跌近2%,盤初漲超1%,道指28000點關口得而復失。截至收盤,道指跌1.45%報27534.58點,標普500指數跌1.76%報3339.19點,納指跌1.99%報10919.59點。科技股領跌,蘋果跌超3%,微軟跌近3%,特斯拉逆市上漲1.4%。
9月10日,創業板“炒低”“炒差”行情急速退潮,創業板指領跌A股三大股指,市場做多情緒不佳。在機構人士看來,炒作低價股的熱潮過后,市場逐步回歸理性。當前A股市場仍處于震蕩蓄力階段,“金九銀十”行情可期。
興業證券認為,A股核心資產長牛已在途中,中國核心資產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具備稀缺性,成為全球量化寬松時代下抵御貶值最好的“非賣品”。防范補跌行情的同時,把握中長期邏輯,抱團板塊的回調往往是加倉機會,核心資產全程具備超額收益。
開源證券表示,美股市場中對于流動性過于寬松的預期正在出現微妙變化,這將成為近期資產定價的重要擾動。對于A股投資者而言,邊際擾動都存在于估值,邊際改善都來源于經濟復蘇下的盈利修復,市場本身并不用悲觀,以結構調整應對市場波動會比倉位本身更為重要。
針對近期人民幣升值,外資卻減持中國股票的現象,國泰君安9月11日發布研報指出,原因在于外資風險偏好下降,且重倉股高估值隱含的預期收益降低與風險補償不足。國泰君安表示,外資重倉股估值已達滬港通開通以來新高,并于4月后快速拉大與非重倉股的估值差異。展望未來短期核心在于風險預期的邊際:一是中美關系邊際改善;二在于市場風險逐步釋放(預期低點),中期仍看好開放邏輯下的增量流入。
關鍵詞: 創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