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制藥再次沖擊IPO 表面業績背后暗藏風險

2020-07-28 10:24:32

來源:投資者網

今年以來,由于疫情的緣故,醫藥類排隊IPO的公司開始越來越多。近期,合肥立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方制藥”)向證監會報送招股說明書,擬登陸上交所,發行股票數量2316萬股,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25%。計劃募集資金6.55億元,主要投向“滲透泵制劑車間建設項目”、“全藥物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原料藥生產項目一期”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這已不是立方制藥首次闖關IPO,五年前,因為保薦機構緣故撤回上市申請。這次更換保薦機構后,再次踏上IPO征途。

相比五年前,立方制藥看似不錯的業績背后,暗藏著一些令投資者擔憂的風險。那這次卷土重來的立方制藥能否闖關IPO成功?

表面業績背后暗藏風險

立方制藥成立于2002年,是集藥品制劑及原料藥的研發、生產、銷售,藥品與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于一體的創新型醫藥企業,并對醫藥工業及醫藥商業形成全產業鏈覆蓋,主要產品涉及心血管類用藥、消化系統用藥、皮膚外用藥等領域。

據立方制藥的財報數據,2017年至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1.67億元、14.25億元、16.5億元,同比增長13.46%、22.11%、15.79%;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77億元、0.92億元、1.05億元,同比增長13.87%、19.32%和14.7%。

看似業績增速尚可,但卻有些失衡。立方制藥營業收入雖然是十幾億元,但歸母凈利潤卻僅在1億元左右徘徊。究其原因,和銷售費用暴增有很大關系。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19億元、2.59億元和3.28億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為10.20%、18.17%、19.88%,且2017年和2018年的銷售費用同比暴增67%、176%。

根據立方制藥的招股說明書可知,其銷售費用由市場推廣費、職工薪酬、租賃費、業務招待費等構成。其中,增長最快的要屬市場推廣費用,2017年至2019年,其該項花費分別為6581.95萬元、2.02億元、2.63億元。

對此,立方制藥表示,公司為積極適應“兩票制”相關政策、主動調整銷售模式,通過與各地專業的學術推廣商進行合作,加強對醫藥工業產品的學術推廣力度。因此,市場推廣費用增長較快。

另外,立方制藥的應收賬款也在逐年增長,2017年至2019年的應收賬款分別為1.5億元、2.06億元和2.31億元,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3.47%、14.96%及14.49%。倘若出現壞賬風險,公司有怎樣的防范措施?為此,《投資者網》聯系立方制藥,但并未收到任何回應。

截至2019年,除了2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外,其余各期限應收賬款余額都在上升。應收賬款周轉率也在持續下降,2016年-2019年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是12.1、9.62、7.74、7.33。這意味著,其回賬期在不斷拉長,也將為公司流動性埋下風險隱患。

僅占營收1.8%的研發

隨著近幾年創新藥愈加受到行業重視,醫藥公司之間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研發能力,同時這也成為一家藥企是否值得投資的關鍵因素之一。那么,立方制藥的研發能力如何?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立方制藥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838.82萬元、2378.94萬元、3744.44萬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58%、1.67%、2.27%。

過去三年,算下來,立方制藥的研發費用合計為7962.2萬元。這一數據僅為公司同期市場推廣費總額的1/6,而且也僅占同期42.42億元的營業收入總額的1.8%。如此對比下來,其研發費用真的是少得可憐。

在立方制藥的招股說明書中提到,擬計劃在藥物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入的金額約為1.27億元。公司表示,項目的研發方向包括滲透泵控釋技術平臺建設及系列新產品開發、重點治療領域大品種開發與研究、外用藥給藥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全人源抗體新藥的開發。

但這些項目大多數都處在初期階段,并且立方制藥屬于仿制藥生產企業,藥品被替代的可能性更強。若想要在行業當中站穩建腳跟,擴大自己的競爭優勢,沒有研發的大力投入則難以實現。

再加上,醫藥行業新產品從研發到投產需要經過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藥品審批等階段,具有研發周期長、投入大、風險大等特點。一般新產品從投產到產業化需要3-5年的市場導入期,而且新產品是否能夠成功打開市場還具有不確定性。

并且,從立方制藥當前的產品結構可以看出來,公司對非洛地平緩釋片(Ⅱ)這一產品的依賴性很高,該產品在2017年至2019年的銷售額分別為1.32億元、2.16億元和2.50億元,占各期間醫藥工業收入比重的50%以上,而其余產品收入的占比均不足5%。

引人注意的是,立方制藥的非洛地平緩釋片(Ⅱ)藥品目前未進入國家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體系,也沒有進入帶量采購的名錄。對此,立方制藥在招股書中表示,該產品預計能在2021年底之前完成一致性評價,短期內進入帶量采購目錄的可能性較低。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不僅意味著立方制藥主打產品的銷售收入面臨不確定風險,而且也意味著公司未來整體經營情況并不明朗。

無疑,立方制藥缺的是一款能夠支撐業績的“黑馬”新產品,然而從公司近些年在研發上的投入來看,未來業績或難明朗,這不僅為卷土重來的立方制藥上市命運增添了不明朗的因素,也為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帶來隱憂。

關鍵詞: 立方制藥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