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11:01:46
來源:
在周日緊急降息100個基點+7000億美元QE的組合拳未能快速奏效后,周二,美聯儲再度祭出“大殺器”,市場呼聲最高的商業票據工具終于落地。美聯儲周二正式宣布,恢復商業票據融資機制,而上一次使用該工具還要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機時。
截至收盤,道指漲5.2%報21237.38點,標普500漲6%報2529.19點,納指漲6.23%報7334.78點。美股大漲除了美聯儲方面消息刺激外,新冠疫苗方面的消息也有助穩定市場情緒。
周二美股抗疫概念股大漲,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暴漲66.5%,輝瑞制藥漲大漲近7%,此前雙方宣布共同研發新冠病毒疫苗。
16日,BioNTech還披露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mRNA疫苗的最新研發進度。針對一種名為BNT162的候選疫苗,該公司計劃在獲得監管批準后,從4月底起開展全球臨床試驗,范圍包括歐洲(自德國始)、美國和中國。
國內疫苗研發方面也公布了最新進展,康希諾生物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團隊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下稱:“新冠疫苗”)近日獲批啟動臨床試驗,開始在武漢市開展一期試驗,成為全國首款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冠候選疫苗。
國內醫藥股聞雞起舞
國內醫藥股方面,未名醫藥2連板,公司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司前期所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公司未發現近期公共傳媒報道了可能或已經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未公開重大信息。近期公司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于公司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
新天藥業3連板,參股公司上海匯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匯倫江蘇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倫江蘇藥業”)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準簽發的《藥品注冊批件》。注射用西維來司他鈉是國內獲批的唯一用于治療伴有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的急性肺損傷(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藥物。ARDS是呼吸系統的急危重癥,非典型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中東呼吸窘迫綜合征(MERS)及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皆可導致ARDS。注射用西維來司他鈉是一種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抑制劑,能選擇性抑制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對肺組織的損傷,減輕炎癥反應,改善呼吸功能。
國內有哪些企業在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國內有哪些企業在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研發?中泰證券報告顯示,包括中生集團、昆明所、華蘭生物、智飛生物、北京科興、遼寧成大、康泰生物、康希諾生物、沃森生物、復星醫藥等多家企業,以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5條技術路線同步推進。
新冠病毒疫苗什么時候可以上市應急使用?
疫苗作為健康人接種的預防性產品而言,本身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遵循疫苗研發的客觀科學規律和周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時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預計最快4月份部分疫苗有望能夠進入臨床研究或者應急使用;WHO預計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望在18個月內準備就緒。目前進度最快的Moderna 公司的 mRNA-1273預計有望在2021年6月完成臨床Ⅰ期全部試驗。
這家公司有望最先受益
民生證券認為,復星醫藥產業獲BioNTech許可在區域內獨家開發、商業化基于其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復星醫藥產業將根據約定向BioNTech支付至多8,500萬美元的許可費(包括首付款、臨床開發注冊及銷售里程碑款項),并在約定的銷售提成期間內按該產品年度毛利的35%支付銷售提成。通過與BioNTech合作開發COVID-19疫苗產品,加速布局mRNA疫苗,有望通過與mRNA治療領域龍頭公司合作快速搭建創新疫苗研發平臺。目前,BioNTech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在德國尚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且尚未在區域內(即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下同)開展臨床研究相關工作。公司通過與全球mRNA治療領域龍頭公司BioNTech建立合作關系,有望快速搭建公司在創新疫苗研發(尤其是腫瘤疫苗研發領域,BioNTech在腫瘤疫苗研發上已有產品進入臨床II期,進度領先)領域的技術平臺,參與認購BioNTech股份(認購金額約為5,000萬美元)也為后續開展進一步的合作提供想象空間。
中泰證券認為,如果新冠病毒疫苗能夠成功研發并順利實現產業化,將為民眾提供新型冠狀病毒免疫選擇,同時為國家疾病預防控制貢獻力量,建議關注相關企業智飛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諾生物-B 等。長期來看,2020年起重磅爆款國產13價肺炎疫苗、2價 HPV 疫苗逐步上市,疫苗認知度持續提升,推動行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推薦智飛生物、康泰生物、華蘭生物。
A股有望企穩
中信證券認為,對于A股,投資者不必悲觀,目前市場調整已有一定幅度,繼續向下空間不大。二三季度經濟數據會出現V形反彈,相比一季度會顯著升高。扎實的經濟基本面是A股后期走勢最強有力的支撐。預計逆周期調控政策將陸續出臺,可將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降到最低。
光大證券指出,盡管昨日指數一度反轉后沒有乘勝追擊,但探底回升的意義是比較重大的。尤其是全球市場大幅下跌以及多國股市熔斷之際,這里的高開、探底回升,不僅顯示出A股的韌性,更是給全球市場信心的提振。滬指雖受外盤影響有一定的下行壓力,但是空間相對有限,大概率市場會迎來超跌反彈的技術性修復性機會。市場熱點顯現,可適當關注優質低吸標的,如昨日盤中表現強勢的新基建方向特高壓和受資金關注的光刻膠,可逢低關注個股的低吸機會。
中信建投認為,短期來看,隨著各國加強疫情防控力度以及利好政策的刺激,海外股市短期將有望逐漸止跌,這將有利于A股企穩。中期來看,國內復工復產正在有序推進,經濟逐步企穩,同時在流動性寬松疊加居民大類資產向股市遷移的大背景下,A股中長期積極向好的邏輯依舊成立。操作上,在2800點以下不建議投資者盲目恐慌,短期趁調整可精選個股逢低布局,板塊方面可關注5G建設、特高壓、城際城軌、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為代表的“新基建”,及以建筑建材、環保為代表的“老基建”,疫情期間需求被壓縮的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行業也有望成為后期主要投資方向。題材上,國家大基金二期已開始投資,本次重點是設備及材料方向,可關注相關科技股的中短機會。
中銀證券指出,盡管當前美國股市的波動狀況已接近了2008年次貸危機時的情形,但還不能說金融危機已經卷土重來。目前擾動市場的主要是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以及油價大跌帶來的沖擊,而非金融體系的失穩。盡管全球經濟確實有可能因為疫情蔓延而陷入衰退,但沒有必要過度恐慌。我國經濟增速預計會從今年一季度的低點快速回升,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中國市場的投資者更沒有恐慌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