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東:債券市場結構失衡

2019-12-23 15:50:25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網

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國產經新聞報社、網易財經聯合主辦的2020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于12月22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開放新格局智領新增長》。

新時代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發表了演講,他指出我國債券市場目前存在結構性問題。首先,我國的債券市場主要是國債和地方債的構成,占比達到了39.2%,公司債只占7%,公司債明顯偏低。

同時,我國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以商業銀行為主,占比達到67.01%,遠高于美國國債商業銀行4%的占比。我國國債持有人較為單一,以商業銀行為主的投資者結構導致債券的換手率偏低,流動性不足,市場化程度偏低。

從對外開放度來看, 2019年11月底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國債的比重是8.63%,相對于美國的38.3%,日本的11.3%,韓國的11.4%等經濟體的外資占比而言,債權市場的外資參與度仍然偏低,外資占我國債券市場投資金額的占比,也比重遠低于美國、日本、韓國和巴西。

以下為相關實錄:

(一)投資者的結構有待完善,這個投資者結構不僅僅是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包括債券市場的投資者,股票市場投資者是以散戶為主,目前的波動率和換手率遠遠高于一個成熟市場,大家有印象的還記得2015年,當時股災前,也就是2015年6月份,當日股票市場A股的成交量是全球所有交易市場成交量的總和,波動率和換手率明顯高于全球市場,但回報率卻整體偏低。成交量90。%是由個人投資者貢獻的。

(二)是債券市場投資者以銀行為主,我國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以商業銀行為主,占比達到67.01%,遠高于美國國債商業銀行4%的占比,同時我國國債持有人較為單一,以商業銀行為主的投資者結構導致債券的換手率偏低,流動性不足,市場化程度偏低。

當然,從對外開放度來看,目前我們的資本市場也非常有限,從我們的債權市場來看,我國目前債市整體境外投資者參與度2014年6月1.6%逐步攀升至2019年11月底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國債的比重是8.63%,相對于美國的38.3%,日本的11.3%,韓國的11.4恩%等經濟體的外資占比而言,債權市場的外資參與度仍然偏低,境外機構參與我國債券市場的水平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在開放明顯不足國際上的平均水平,這就是我們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開放度的情況。

來看開放,我們首先來看看外資持股和債券的比重,根據國際收支報告我們可以看到,外資占我國債券市場投資金額的占比,目前可以看到,這個比重遠低于美國、日本、韓國和巴西,在我國股票市場的占比也低于韓國、日本、巴西和美國,這就是說,不僅是債券也好還是股票也好,比例明顯偏低,所以2018年包括中國證監會在內都提出了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這個力度不僅僅是讓外資的金融機構參與到我們的金融市場上來,而且讓我們更多海外投資者加入到我們的資本市場。

關鍵詞: 債券市場 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