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8 11:45:39
來源:一財網
11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19年第45次審議會議,根據審議結果顯示,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IPO成功過會。
國盾量子此次擬發行2000萬股,擬募資3.04億元用于量子通信網絡設備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不過,在IPO過會后,公司還要在證監會注冊成功后,方可上市。
國盾量子因由“墨子號”量子通信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持股,上市變得更受矚目,也被稱作中國“量子通信第一股”。
股東方面,中科大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8%,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其次是潘建偉持股11.01%。國盾量子董事長有由中科大研究員彭承志擔任,總經理和法人為趙勇。
國盾量子的科創板上市并非一帆風順。今年3月28日,國盾量子成為安徽首家申請科創板上市并獲監管層受理的企業,到了今年9月4日,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第三輪審核問詢函中,上交所就國盾量子持續經營能力、股東借款出資等提出問題,并對其中止審核。
趙勇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這是每個因更新半年報的申報公司,系統都會出現中止審查的狀態,短暫的中間狀態過于受到關注影響被放大了。”
根據招股書披露,國盾量子主要從事量子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為各類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以及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設系統地提供軟硬件產品,為政務、金融、電力、國防等行業和領域提供組網及量子安全應用解決方案。
招股說明書還稱,與傳統密碼系統相比,量子密鑰產品在穩定性方面和成本方面暫時處于劣勢。但長遠來看,隨著量子密鑰分發產品的芯片化發展和規模應用,成本和價格方面的差距會逐步縮小。
“量子領域從科研到實用化目前都得到了深化。”趙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國盾量子方面表示,公司將圍繞國家信息安全發展戰略,以“打造國際一流的量子技術企業”為發展目標,努力實現“用量子技術保護每一個比特”的戰略愿景。
國盾量子技術起源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的量子信息研究團隊。據介紹,公司目前已具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基礎和能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用化量子保密通信核心技術,擁有國內外量子技術相關專利194項以及多項非專利技術,先后承擔科技部 863 計劃項目、多個省市自主創新專項、省市科技重 大專項等。
據招股書披露,2016年-2018年及2019年1-6月,國盾量子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27億元、2.84億元、2.65億元和2391萬元;凈利潤分別為5875萬元、7431萬元、7189萬元和-2343萬元。
國盾量子現階段客戶主要為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城域網的建設方和服務于建設方的系統集成商,客戶相對集中。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2.87%、73.59%和80.75%,其中神州數碼(15.340,0.54,3.65%)系統集成服務有限公司為公司第一大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