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中國醫藥流通行業競爭格局:三個競爭層次

2022-02-11 11:36:54來源:前瞻網  

醫藥流通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醫藥流通行業相關上市企業有(01099.HK)、(600998.SH)、(03320.HK)、(600511.SH)、(603233.SH)、(603939.SH)、(603883.SH)、(002727.SZ)、(600085.SH)、(301017.SZ)、(605266.SH)等。

本文核心數據:流通代表企業數據、中國醫藥流通行業集中度數據等

1、中國醫藥流通行業競爭格局:三個競爭層次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藥品流通行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強醫藥供應鏈協同發展,創新藥品零售與服務模式,行業銷售總額穩中有升,集約化程度繼續提高,顯現出長期向好的態勢。

醫藥流通的一般渠道可分為兩個環節,一是批發環節,二是零售環節。藥品市場的流通渠道,也是由生產商通過批發商銷售給零售商(包括醫院藥房)。以下為我國醫藥流通行業代表性企業的基本信息:

目前我國醫藥批發行業企業按照銷售規模可以劃分為三個競爭層次。處于第一層次的是四家全國性批發巨頭,中國醫藥集團、(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潤醫藥控股有限公司及九州通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在千億以上水平;處于第二層次的是廣州醫藥、、重慶醫藥、、安徽華源等,業務布局以發展核心地區為主,營收在千億以下,但同時有形成一定規模;其他絕大多數企業則處于第三層次。

在醫藥零售市場,結合相關企業業務布局以及門店發展情況來看,目前國大藥房、大參林、老百姓以及益豐藥房等進入行業較早的企業憑借經驗優勢發展較為成熟,業務布局較為全面,營收規模較大,處于我國醫藥零售行業第一梯隊;同仁堂、眾友健康、漱玉平民等立足區域發展,處于第二梯隊;健之佳、好藥師以及天濟大藥房等醫藥零售業務發展仍相對較慢,營收規模較低,處于第三梯隊。

2、中國醫藥流通行業企業排名及市場份額:國藥集團一馬當先

根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發布年度榜單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醫藥流通行業醫藥批發十佳企業變化不大,國藥集團一馬當先;上海醫藥、華潤醫藥以及九州通穩居二三四位;中國醫藥與重慶醫藥成立聯合體后成功躋身前十,并名列第五位。

在醫藥零售市場,國藥集團旗下國大藥房憑借資源優勢穩居第一;大參林、老百姓、益豐藥房等上市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快速發展,也名列前茅。2020年,前五家醫藥零售企業銷售額均在100以上水平。

根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在醫藥批發市場,2020年,我國醫藥批發市場仍以國藥集團、上海醫藥、華潤醫藥以及九州通四家為主,其中國藥集團占比24.15%,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在醫藥零售市場,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均處于較低水平,其中國大藥房以4.21%的占比排第一,大參林、益豐藥房等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均在4%以下。

3、中國醫藥流通行業市場集中度:藥品批發企業集中度有所提高

在醫藥批發環節,從市場占有率看,藥品批發企業集中度有所提高。2020年,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前100 位占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73.7%,同比提高0.4 個百分點。其中,4 家全國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42.6%;前10 位占55.2%。

在醫藥零售市場,隨著我國醫藥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醫藥零售領域藥店連鎖化發展趨勢逐漸顯現,眾多單體藥店或退出市場或被大型連鎖藥店企業并購,行業發展逐步規范,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2016年以來,我國醫藥零售百強企業市場份額穩步增長,由2016年的29.1%提升至2020年的35.3%。

4、中國醫藥流通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四家全國性批發企業仍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從醫藥流通企業的業務布局以及營收情況來看,目前,在醫藥批發領域,國藥集團、上海醫藥、華潤醫藥以及九州通等四家全國性批發企業仍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在醫藥零售領域,國大藥房以及一心堂、大參林、益豐藥房等上市企業憑借規模優勢競爭力較強。

5、中國醫藥流通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目前,我國醫藥流通行業屬于醫藥商業行業,替代品威脅較小;現有競爭者數量較多,但市場集中度正在持續提升;上游供應商一般為醫藥研發、生產相關企業,議價能力較強,而下游消費市場主要是公立醫院、醫療機構、普通消費者等,議價能力較強;同時,因行業存在嚴格的準入資質以及資金、技術門檻較高,潛在進入者威脅相對適中。

關鍵詞: 中國 醫藥 流通行業 競爭格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