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儲能步入實質性成長期 成本下降與政策推動

2021-08-03 09:10:41來源:金融界  

儲能將深度參與能源變革。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過程中,發電側體現為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續提升,這將造成兩大挑戰,一是發電側間歇性、波動性加大,發/用電失衡概率大幅提升;二是電力系統可調容量、慣量下降,系統應對失衡的能力弱化。儲能是實現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后,電力系統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的必然選擇。

儲能經濟性提升,工商業儲能、電網側儲能可能快速發展。隨著鋰電池材料與工藝進步,鐵鋰等電池成本繼續下降,而循環壽命技術指標近幾年得到大幅提升;疊加峰谷電價機制調整以及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完善,儲能經濟性將迎來明顯改觀,預計未來用戶側特別是工商業用戶儲能將加快發展。同時,在電網環節,儲能成本可能再次納入輸配電的準許成本,未來電網進行大規模抽水蓄能、鋰電池\鈉硫電池儲能建設也更有動力和財力。

當前階段以發展鋰電/鈉硫電池、抽水蓄能為主。清潔能源轉型各個階段對儲能需求有不同側重,在新能源滲透率低于40-50%之前,儲能配置將以鋰電池、抽水蓄能為代表的日間儲能為主,而當遠期滲透率逐步突破50%,需要引入氫能/壓縮空氣等長時儲能實現季度/月度能量調節??紤]當前全球風電光伏滲透率仍處在較低水平,主要任務是發展日間儲能,而電化學儲能與抽水蓄能是當下優選,同時顆適當發展超級電容/超導/飛輪等超短時儲能。

電池、PCS及相關管理系統、系統集成均受益。預測2025年全球電池儲能累計裝機容量有望達110GWh,對應市場規模超1500億元量級;在此階段,鋰電池/鈉電池、PCS與一次調頻等管理系統、儲能系統集成企業都受益。

結論:推薦與關注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盛弘股份、四方股份(調頻與PCS)、林洋能源(電池、集成)、思源電氣(超級電容與EPC)、德方納米、陽光電源、錦浪科技、永福股份、派能科技、固德威、上能電氣、中國電建(抽水蓄能,建筑)、江海股份(超級電容,電子)、蘇文電能、科士達。

關鍵詞: 儲能 步入 實質性成長期 政策推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