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滴滴第一位置不保? 出行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

2021-07-14 09:51:07來源:紅星新聞  

網約車們迎來了絕地反擊的機會。

7月4日“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發布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報。當晚,T3出行的廣告頁面更大范圍地出現在了廣大用戶的微信朋友圈。

與此同時,高德打車、曹操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等網約車平臺近期都在加大宣傳力度。甚至下架了兩年的美團打車,也重新上架應用商店,還換上了全新的Logo配色。

一邊是拿出補貼搶用戶,另一邊給出高額獎勵搶司機,網約車平臺們都趁著這個絕佳的窗口期,集體出動、猛烈進攻。

搶用戶

T3狂投朋友圈廣告

美團打車下架兩年后重出江湖

“你有沒有在朋友圈刷到T3出行的廣告?”最近兩周,不少用戶向紅星資本局反映,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頻繁出現T3出行的廣告頁面。在一位用戶提供的截圖中,T3出行優惠鏈接顯示“最近有31.2萬人領取”。

實際上,不止T3出行,高德打車、曹操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等網約車平臺近期都在加大宣傳力度。

在微信朋友圈、短視頻平臺,高德打車喊出“能比價更便宜”的口號,針對新、老用戶都給出折扣優惠;享道出行在朋友圈投放廣告,強調“單單立減”、“新老用戶皆可領取”;如祺出行給出新人禮包最高價值150元的優惠;曹操專車也推出“簽到送優惠券和0.1元購買6折優惠券活動”……

除了出行賽道上現有的玩家外,已經下架兩年的“美團打車”也重出江湖。7月9日,美團打車在各大應用市場火速上線,還換上了全新的Logo配色。

在應用市場上,美團更是在APP下載頁面加上小尾巴“打車隨機立減”,有用戶笑稱就像是“大號給小號導流”。此外,高德地圖APP尾巴,也將“高德打車”的關鍵詞放在地圖導航的前面。

美團APP小尾巴顯示“打車隨機立減”

美團打車相關人士直言不諱地告訴紅星資本局:“美團打車一直準備今年開城上線,滴滴的事情或許加速了這個過程。”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認為,隨著滴滴出行APP全面下架整改,滴滴旗下全系APP矩陣目前已不存在增量空間,這無疑也給網約車市場帶來了一定的“真空期”。

顯然,瞅準“真空期”的網約車玩家們,正在“集體出動”、“猛烈進攻”,用增加廣告投放、發放優惠券的方式搶占用戶。

紅星資本局梳理禪大師數據發現,在iOS市場,T3出行APP下載量在7月5日出現峰值,美團打車APP在7月9日上線后的兩天也出現了下載量突增的情況,高德地圖APP在7月5日之后下載量有明顯增加;在安卓市場,T3出行APP下載量較為平穩,美團打車APP下載量與iOS市場一樣有明顯增加,高德地圖APP下載量也是近30天來的高峰。

由此可見,各家網約車平臺瘋狂搶占用戶,從APP下載量上也能看出效果。

搶司機

有司機一天接6個“挖角”電話

高德免傭、美團給現金獎勵

除了搶用戶外,各大網約車平臺在司機端的搶奪也“毫不手軟”。

滴滴司機蔣師傅明顯體會到,最近“挖角”的電話多了起來。“我每天接到5、6個電話,都是其他平臺打來的,說免傭讓我去注冊”,蔣師傅對紅星資本局說。

“免傭”是指平臺免去司機的傭金,對于網約車司機來說,免傭就意味著到手收入的增加。在網約車平臺競爭的初期,常常以免傭的方式來吸引司機加入。2017年美團打車上線后,就曾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廈門等7個城市,以“零抽成”也就是免傭的普惠司機模式來競爭市場。

7月12日,高德打車宣布在暑期推出“暑期免傭季”活動,7月至9月將采用多種形式的“免傭”,幫助司機增加收入。

除了免傭,網約車平臺們紛紛加大了對司機的獎勵與補貼。紅星資本局梳理發現,美團打車面向全社會招募司機,給出首周1000元大獎、限時3天單單流水+20%的獎勵;在高德地圖上線的妥妥E行宣布,廣州市新司機注冊就給5000元福利。

美團打車推出多重司機獎勵

此外,近日有消息稱,T3出行內部緊急調整開城計劃,本月內要連開15城,目標日均單量突破百萬。T3即日起全員開啟戰斗模式,周期共約40天,并將在結束時評選出表現最好和最差的3名員工。

不過,一位網約車行業內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對于網約車平臺來說,要先保證司機端,再是需求端。簡單來說,比如用廣告、優惠券把用戶拉過來了,但是用戶使用的時候打不到車,就很容易造成用戶流失。”

紅星資本局發現,有不少用戶發微博稱,最近想要嘗試曹操和T3,卻發現其所在城市這兩個平臺還沒有開通服務。

此外,盡管美團打車宣布目前已開通了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等100多個城市的服務,還是有不少用戶在社交平臺反映美團打車叫車難。

除了開通服務的范圍跟不上,網約車平臺們還面臨著服務質量、用戶體驗上的種種問題。7月13日,剛剛使用了高德打車的田甜告訴紅星資本局:“預估價20塊錢左右的路程,最后高德給我加到40多塊,理由是平臺調單,但是并沒有通知我,而且車里還有異味。”

陳禮騰也對紅星資本局說:“據國內專業電商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顯示,退款問題、發票問題、網絡欺詐、凍結商家資金等問題是目前國內移動交通出行APP投訴的主要問題,涉及平臺包括智行、摩拜單車、高德、曹操出行、哈啰出行、嘀嗒出行等。”

而一旦用戶流失,在其他供給端充足的平臺有良好體驗的時候,想要用戶再回來會更難。

滴滴第一位置不保?

出行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

一邊,其他網約車平臺們的“猛烈進攻”;而另一邊,為了防止司機流失,滴滴也給出一系列獎勵政策。

“滴滴現在給我們(司機)獎勵很多,每天在線13個小時,就能有100多元的時長補貼,晚上回家順路單都是1.5倍獎勵”,滴滴司機蔣師傅介紹說。

目前,滴滴面對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從細分賽道分類,在網約車領域,滴滴出行面臨的競爭對手有首汽約車、曹操出行、T3出行等;在出租車領域,面臨的競爭對手有嘀嗒出行等;在順風車領域,面臨的競爭對手有嘀嗒出行、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而從打車平臺分類,美團打車、高德打車等聚合類打車平臺也在持續發力。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滴滴與其他網約車平臺并不是“一超多強”的局面,目前滴滴的體量遠遠超過其他平臺的總和。

2020年10月,交通運輸部曾經公布過一份詳細的網約車平臺運營數據。當月網約車訂單量為6.3億單,滴滴拿下了其中的5.62億單,占比高達89.2%。

在滴滴之后,排名第二的曹操出行有1660萬單,占比2.6%;T3出行有1580萬單,占比2.5%。也就是說,曹操與T3的總和加起來才不過5.1%,還不足滴滴的零頭;其他的網約車平臺如萬順叫車、首汽約車、享道出行的市場占有率則更低,甚至不足2%。

從用戶數量上來看,根據天風證券研報,2020年10月滴滴出行以7775.5萬活躍用戶數量位居行業第一,旗下獨立品牌花小豬打車以1916.1萬活躍用戶數位居第二。

但中國的出行市場仍是一塊巨大無比的蛋糕,哪怕爭得市場第二的位置,也是不小的規模。天風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中國出行消費占全球的13.1%,市場規模為5.7萬億元,并預計將以13.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達到10.6萬億元。

滴滴出行APP下架之后,市場將視線聚焦到各大網約車平臺,也有著共同的疑問:國內未來的出行市場會是什么樣?

如今,網約車市場競爭已進入“下半場”,出行市場已難再現當初瘋狂燒錢補貼的景象。對于美團、高德、T3們來說,如何利用好這一“窗口期”,花更少的成本,搶占更多的用戶和司機才是關鍵。

美團打車上線初期曾對媒體表示,活躍用戶中的30%有出行需求,美團希望通過美團打車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吃喝玩樂”服務體驗。高德或許也是同樣的想法,就在上周,高德被整合進阿里的本地生活服務板塊,打車業務也被視為本地生活板塊的重心之一。

對于美團和高德,打車業務都與自身主業務場景強相關,更別說,它們背后還有5億左右的活躍用戶規模。據高德相關人士透露,2021年全年的目標為250萬-300萬單,今年4月高德打車的日均訂單目標就已經達了230萬單。

另一邊,T3、曹操也在積極布局。今年2月,T3出行CEO崔大勇在介紹公司戰略新動向時稱,2021年T3將登陸北京、深圳等27座城市,力爭實現一線城市全覆蓋,全業務線日均訂單也將達到300萬單。據經濟觀察網報道,截至2021年2月28日,曹操出行已經上線全國57個城市,累計投放車輛5萬余輛,注冊用戶近5000萬。

出行市場的未來,會是美團、高德這樣實力雄厚的聚合型平臺更勝一籌?還是T3、曹操這樣的網約車模式堅持到最后?

在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看來,未來的出行市場或許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市場。“出行市場不可能被某一家企業或某一類型企業所壟斷。消費者市場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也造就了服務的多元化,不同類型的服務和產品提供者都可以在市場中存活。”

關鍵詞: 高德免傭 美團 獎勵 滴滴 出行市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