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美國將參加2022至2024年人權理事會選舉

2021-02-25 08:44:20來源:觀察者網  

“我們謙卑地請求聯合國所有成員國,支持我們重返這個機構(人權理事會)的席位。”

當初特朗普堅持退的“群”,如今拜登要一個個加回來。本月初有消息稱美國要重新加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后,新任國務卿布林肯正式于當地時間24日宣布,美國將競選2022至2024年的人權理事會成員,但他仍不忘在這過程中對中國“說三道四”。

但即便美國宣布重新加入人權理事會,內外似乎仍有不少阻力。除了廣受批評的本國人權紀錄,及國內政客的反對外,美國對待以色列的態度,都將給該國在人權理事會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據法新社24日報道,布林肯在當天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上表示,美國將尋求支持參加2022至2024年人權理事會選舉。“我很高興地宣布,美國將競選2022-24年的人權理事會成員。我們謙卑地請求所有聯合國會員國支持我們重返這個機構的席位。”

布林肯在會議上說:“美國將民主和人權置于我們外交政策的中心位置,因為它們對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這個承諾是堅定的,并且植根于我們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自身經歷:雖然不完美,而且常常達不到我們自己的理想,但我們總是在為一個更包容、更尊重和更自由的國家而努力。”

法新社評論稱,布林肯的語氣與他前任蓬佩奧“完全不同”。

盡管如此,布林肯仍舊表達了一些特朗普政府時期針對人權理事會的批評。他表示:“(人權理事會)制度并不完美,我們敦促人權理事會審視自身的運作方式,這包括過分關注以色列。此外,我們將重點確保理事會的成員資格反映了維護人權的高標準。”

他還對中國和俄羅斯“說三道四”,批評俄羅斯對待政治反對派人物的方式,還抹黑中國在新疆地區“犯下暴行”,而“香港的基本自由正受到破壞”。

但法新社提到,美國自身的人權紀錄也在人權理事會內遭到批評。去年6月,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死亡后,人權理事會特意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專門舉行了一場特別辯論并通過決議,對弗洛伊德事件表示“強烈譴責”。

人權理事會是由聯合國系統中的成員國組成的政府間機構,共有47個席位,其中亞太地區和非洲地區各占13席,拉美及加勒比地區占8席,東歐地區占6席,西歐及其他地區占7席。聯大每年改選約三分之一人權理事會成員,成員任期3年,可連任一次。

三年前,特朗普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以色列“存在偏見”,“無法有效保護人權”等理由“退群”,美國還指責人權理事會在伊朗、委內瑞拉等國發生“大規模侵犯人權”問題時沒能及時作出應對。

但拜登政府上臺后,已開始尋求“重新接觸”人權理事會。布林肯本月8日發表聲明說,美國將以觀察員身份重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他說,拜登總統已要求國務院立即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重新接觸,美國短期內將以觀察員身份重返該組織。

在2021年底聯大重新投票選出新的人權理事會成員之前,美國在該機構只能是無表決權的觀察員。但此前美聯社援引美國官員說,拜登政府的目標是在下一次的選舉當中拿下一個正式席位。

但美國在人權理事會的前景,似乎并不樂觀。美國眾議員奇普?羅伊(Chip Roy)為代表的40多名共和黨議員于本月5日聯名致信拜登,反對美國重返該組織。

議員們在信中寫道:“自2006年成立以來,人權理事會未能認真推進《世界人權宣言》的基本宗旨,反而支持了世界上一些最具壓迫性的政權。美國若加入一個系統地保護世界上最惡劣地區,而不被追究責任的機構,這在道德上應受譴責。”

此外,以色列問題仍是美國和人權理事會的一大分歧。此前,特朗普政府放棄人權理事會席位的一個原因,就在于該機構一再批評以色列政府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態度。

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就在23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美國繼續“庇護以色列的暴行”,那么拜登政府重新接觸,并試圖改革人權理事會的做法有可能失敗。

關鍵詞: 美國 人權理事會選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