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疫情改變韓國傳統習慣 婚喪嫁娶“錢到人不到”

2021-01-06 09:05:47來源:紅星新聞  

2020年,人們因新冠疫情“連接”在了一起。這是自互聯網誕生以來,最強有力的一次“連接”——新冠疫情給忙碌的現代人日常生活踩下了剎車,但緊急剎車的沖擊對于個人以及社會的健康程度卻是一種挑戰。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新冠病毒肆虐的這一年,對韓國社會而言,出現了一種不在乎面子關系、尊重個人興趣愛好的“新常態”。在過去一年里,80%左右的祝賀慰問金改為電子支付,到葬禮現場參加吊唁的人跟之前相比減少了約70%。

[人際關系的再平衡]

新冠疫情讓韓國冠婚葬祭(成人禮以及婚喪嫁娶)的風俗發生了巨大改變。根據韓國人氣社交軟件KAKAO的分析顯示,去年韓國第一波新冠疫情期間,外出參加紅白喜事以及休閑度假的數據分別減少了43%和41%。

↑外代,2020年12月24日

去年5月初到10月中旬,新冠疫情曾得到了暫時控制,外出休閑度假比疫情發生前猛增了95%,參加紅白喜事的數據減少了22%。許多人認為,與其為了別人的事情而忙,還不如把更多的時間用來讓自己變得愉悅。一項統計顯示,2020年8月~12月期間,訪問三星首爾醫院殯儀館的人為81人,跟2019年同期的251人相比,減少了三分之二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手機轉賬也成為了一種新的社交禮儀。去年12月剛結婚的某公司職員N,80%的婚禮禮金都來自手機轉賬。對此,N表示,“送禮金的人們最開始還擔心這樣的方式可能會禮數不周,但仔細想過之后,這是一種全新的方式,在疫情肆虐的當下,非常難得。”據了解,去年8月電子紅包的使用量比同年1月增加了100%,去年12月則比同年1月增加了353%。

此外,在過去一年,新冠疫情還打破了韓國的一種傳統企業文化——“只有喝了酒才會把自己真實想法表達出來”。

[重塑許多人的家庭觀]

隨著在家辦公的時間越來越長,不少韓國企業開始為構建新的企業文化而煩惱。去年8月開始,SK集團開始為員工的子女提供一項名叫“Tictoccroc”的在線輔導計劃。員工子女可以通過實時視頻跟老師進行美術、料理、音樂和外語方面的互動交流。到目前為止,已經有500多名兒童參加了這個項目,家長們(職員)對于這個項目的滿意度為9.7分(滿分10分)。

據《中央日報》報道,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家長沒法到公司上班,他們的孩子也無法去學校上課。在經歷了如何做好一日三餐的磨練之后,他們開始重新思考孩子的教育以及家庭勞動的價值。

在此之前,韓國人對于家庭和職場的認識非常極端——“家就是個睡覺的地方,職場是戰場”。而現在,家成為了一個既可以工作又可以休息和感受文化的復合空間。

↑一名戴口罩的男子走過韓國首爾一處宣傳抗疫的海報圖據新華網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在韓國蔓延,也讓韓國民眾或企業原本計劃的年終聚會不得不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借助視頻會議軟件召開的“云”聚會。

《韓國先驅報》28日援引就業門戶網站Incruit一項線上調查結果報道顯示,70%韓國人年底不打算面對面聚會;僅9%韓國企業打算于年底舉辦慶祝活動,這一比例遠低于上一年的66.2%。

首爾大學社會科學系的張德進(音)教授表示,“網絡對于現代人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把那些用來維持人際關系的時間和成本節省下來,以便更有效地管理社會資本。”

這個轉變也可以從消費領域得到印證。2020年2月~6月的網購數據顯示,加濕器、香薰蠟燭等室內用品的銷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倍,高級床墊的銷量也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4.3%。在2020年第二波新冠疫情、第三波疫情期間(7月-12月),油漆、墻紙等內飾物品的銷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4倍。2020年2月~6月居家服裝的銷量則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3%,增長幅度是正裝的幾倍。

[目光從全球轉向本地]

據《中央日報》報道,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前,全球化是一個萬能接頭詞。比如,“經濟全球化”、“全球化趨勢”等。新冠疫情讓許多人的目光從全球轉向本地、轉向身邊。同時,投資美國股票的韓國個人投資者出現了明顯的增加。

全球化IT企業的員工P某,從2020年開始一直在首爾清潭洞的家里遠程辦公。為了配合美國分公司的上班時間,他每天下午才起床。由于在家辦公,他去家附近商店的時間比以前多了起來。而且,隨著美國股市不斷走高,他開始購買特斯拉等美國科技公司的股票,給自己賺了不少錢。

韓國延世大學國際學院教授莫鐘林(音)對此表示:“疫情發生以前,人們主要集中在市區上班,下班之后再回到自己郊區的家。疫情的發生讓都市的高密度失去了競爭力。這意味著過去那種僅僅依靠大企業來實現就業和經濟增長的傳統模式已經終結,現在是一個從集中到分散的過程。”

紅星新聞記者羅天

關鍵詞: 家庭觀 韓國

相關閱讀